6月16日一大早,在西安市公安局毒品实验室里,民警王明鹏像往常一样开启了他与“毒品”较量的一天。
戴上手套,王明鹏的眼神锐利而专注,他拿起一个密封袋,里面装着一支电子烟。在不断涌现的当下,一些不法分子非法售卖“上头”电子烟,这类所谓的“上头”电子烟添加了依托咪酯或者其他精神活性物质。从外观上看,含依托咪酯的电子烟和普通的电子烟并无不同,但很多青少年正是在毫无戒备的状态下吸食它而直接“染毒”。相比传统毒品的体瘾,依托咪酯成瘾主要表现在心瘾上,大量吸食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危害十分严重,长期大量滥用甚至会导致神志不清、昏迷、呼吸暂停、窒息死亡等。依托咪酯作为一种,具有极强的迷惑性和危害性,它的出现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。
王明鹏使用专用设备取出电子烟油,将其放入一个试管中,加入各种试剂进行提取。随着试剂的加入,烟油中的非法物质被分离纯化,等待上机检测。王明鹏小心翼翼地开始了实验、对比、分析,逐一进行清点、编号、拍照……
“每一个检出的物质都可能是关键线索,关系着案件的走向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王明鹏说。
在毒品实验室工作中,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,从而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。所以,王明鹏和同事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专注,就像拥有“火眼金睛”一样,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细节。他们要在复杂的化学变化中抽丝剥茧,找出真相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,与狡猾的犯罪分子斗智斗勇。
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前处理、检测和分析,王明鹏终于得出了结果:这些电子烟油中确定夹杂着依托咪酯。王明鹏迅速将结果记录下来,并上传到系统。这份报告第一时间送到办案民警手中,为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依据。
生物检验出身的王明鹏,对公安事业一直怀揣着向往和热爱。大学毕业后,他报考了公,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坚定的信念,成功从事了刑事技术毒检工作。
“只有在实验室,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。我希望用科学的力量服务于社会,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”王明鹏的话语朴实而坚定。
正是因为这个初心,王明鹏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,始终坚持不懈。不断涌现,检测技术和方法也需要不断更新,但王明鹏从未退缩,而是不断学习、钻研,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,只为在这场与毒品的持久战中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“每一份报告都是我们与毒贩较量的武器,我们必须争分夺秒,为案件的侦破争取时间。”王明鹏说。毒品检验工作不仅需要精准,还需要高效。很多时候,案件的侦破时间紧迫,检验民警们必须与时间赛跑。
有一次,一起重大贩毒案件进入了关键阶段,办案民警急需知道从嫌疑人住处搜查到的可疑物品是否为毒品,以及毒品的种类和纯度。王明鹏接到任务后,立刻投入到工作中,将所有可疑物质进行了提取检验。
实验室里,各种仪器设备发出嗡嗡的声音,王明鹏和同事们在各个仪器之间来回穿梭。他们一边操作仪器,一边记录数据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王明鹏不敢有丝毫懈怠。他知道,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影响着案件的侦破进度。
经过连续2天的奋战,王明鹏终于完成了检验工作。结果显示,这些可疑物品中含有合成素,为案件的定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。凭借这份及时准确的报告,办案民警迅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,一举捣毁了这个跨省贩毒团伙。
从警以来,王明鹏参与受理检验案件1000余起,检验各类样品3000余份,出具检验报告600余份,为案件的定性、破案及诉讼提供了及时准确的科学证据……这些数据的背后,都有着他忙碌的身影。
谈到自己的工作,王明鹏眼中泛光:“我们做技术工作的,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,更需要有严谨细致、攻坚克难的‘工匠’精神。”
尽管不像缉毒警察一样与犯罪分子面对面地斗智斗勇,但对于王明鹏来说,实验室和勘验现场就是战场,对关键物证的每一次检验都是一场与罪犯的无声较量。